2025年第39卷第3期文章目次
2025, 39(3):1-14.
DOI: 10.15877/j.cnki.nsic.20250617.001
摘要:
促进乡村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教育部门的职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可 探索与建立新机制。研究基于全国8个省(自治区)218所乡村学校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 估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的整体政策效应,并引入两步回归法识别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体育支教志愿 服务显著提升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参与、体育课外活动频率、体育支教志愿者认可、体育技能掌握与体能 水平等多个维度的表现,验证了其在改善乡村学校体育教学供给与激发学生体育参与方面的积极作用。 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效果在少数民族与初中学段的学生中更为显著,特别是在体育技能掌握和体能水 平提升方面,边际效应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主要通过资源支持、 师生互动、能力提升3类机制,构建了从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供给改善到促进学生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完 整作用路径。研究建议: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多元并举改善乡村学校体育教育基础条件;二是实施分类 指导,精准施策提高乡村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教学水平;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协同联动促进乡村体育支教 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2025, 39(3):15-26.
DOI: 10.15877/j.cnki.nsic.20241021.002
摘要:
科学、合理、有效的数据产权制度是充分发挥体育赛事数据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关键举措。在 结合既有理论成果的前提下,研究尝试通过法经济学范式创新论证体育赛事数据产权制度构建的法理 基础。基于法经济学成本收益视角,推动体育赛事数据产权法定化对包括运动员、体育赛事组织者、体 育赛事数据处理者等多元数据主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率。结合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研究认为: 以更好实现体育赛事数据产权制度安排效率最大化为基本原则,我国应当遵循“场景化+动态化”的复 合型思路,分类、有序、审慎地推动构建以“独创性+实质投入”为标准的体育赛事数据产权制度。
2025, 39(3):27-41.
DOI: 10.15877/j.cnki.nsic.20250527.001
摘要:
数据要素是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研究采用文 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数据驱动体育用品服务型制造的学理阐释,系统揭示数据驱动体育 用品服务型制造的应用场景以及主体互动、资源整合、能力协同、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审视数据驱动体 育用品服务型制造中的制度性、市场性以及保障性制约因素。研究据此提出发展方略:推进数据确权以 及政策适配,优化体育用品服务型制造的制度生态;释放数据要素资产价值潜能,加快推进体育用品数 据要素市场建设;健全数据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培育高素质体育用品服务型制造人才。
2025, 39(3):42-54.
DOI: 10.15877/j.cnki.nsic.20250512.002
摘要:
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是释放体育数据要素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体育数据要素市场的构建 应以统一开放为基础、以竞争有序为原则、以制度完善为保障、以治理完善为目标。然而,当前体育数据 要素市场面临权属尚不明确、估值定价困难、安全隐私短板以及技术支撑不足等制约因素。为破解体育 数据要素市场化困境,应基于“制度—体系—监管—技术”四位一体的推进策略。① 完善数据要素市 场制度,破除数据交易供给障碍;② 打造场内外协同交易生态,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③ 健全数据要素 市场监管机制,推动科学规范管理;④ 推动数字技术研发创新,加速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以保障和支撑 体育数据要素市场的交易及运行,为数字中国建设赋能。
2025, 39(3):55-64.
DOI: 10.15877/j.cnki.nsic.20250609.001
摘要: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冰雪经济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落脚点。研究基于新 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探究我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 内涵、关键议题与推进路径。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 核心动力、以全面协调为基本要求、以绿色低碳为普遍形态、以开放包容为鲜明标识、以普惠共享为根本 之计的发展过程和动态结果。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冰雪全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 竖向升级,需着重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 4方面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从新质生 产力“制度—要素—结构—功能”系统提出完善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加 速新型生产要素的融合与渗透,强化发展新动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产业链韧性、培育新质 生产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是我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2025, 39(3):65-79.
DOI: 10.15877/j.cnki.nsic.20250527.003
摘要:
老化年龄认同作为老年人主观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其对衰老过程的认知与态度,并 在促进健康老龄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体育锻炼作为践行积极老龄观的重要途径,其参与程度是衡量 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对改善老年人的老化态度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基于 2020 年中国老年人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 OLS回归模型、中介效应分析和工具变量法等,系统考察了体育 锻炼参与对老年人老化年龄认同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体育锻炼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老化 年龄认同,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影响在高龄、中小学 教育水平、城市、东部地区、患有慢性疾病及具有养老保障的老年人群体中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健 康促进效应和自我效能在体育锻炼与老化年龄认同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然而与预期不符的是, 社会网络在其中发挥遮掩效应。基于研究结论,从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参与机制、强化健康促进效应与 行为主体能动性、优化社会网络结构,以及实施针对群体差异的精准化政策干预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2025, 39(3):80-91.
DOI: 10.15877/j.cnki.nsic.20250516.001
摘要:
大数据技术的日趋成熟,推动了用户画像在精准化、个性化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运用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为有效应对老年人运动处方数据信息精准度低、数据与资源缺乏共享、跟踪 与评估困难等供给效果低的问题,提出构建基于用户画像的社区老年人智能运动处方系统,帮助老年人 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区老年人智能运动处方服务的发展。研究系统梳理了用户画像的应 用现状,分析了构建基于用户画像的社区老年人智能运动处方系统的内涵价值、总体框架、系统架构、运 行流程与主体功能。研究认为,应从加强政策制度保障、积极推进组织协调、促进资源信息共享、重视科 学技术沉淀等多方面努力,为基于用户画像的社区老年人智能运动处方系统在社区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2025, 39(3):92-103.
DOI: 10.15877/j.cnki.nsic.20250624.001
摘要: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三大球”项目教练员的立“势”行为作为本土化领导力的核心体现,对运 动员追随力的塑造具有独特而深远的影响。研究目的:基于中国“三大球”项目,探讨教练员立“势”行 为是否通过师徒关系对运动员追随力产生了影响,以及在此路径上是否受到了球队目标调节的影响,进 而明晰教练员立“势”行为对运动员追随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采用量表测试法对 1 071名运动员 的数据进行测量。结果显示:① 教练员立“势”行为及其分维度(果断霸气、驾驭球队)对运动员追随力 及其分维度(执行力、支持维护)的影响显著且正向;② 教练员立“势”行为及其分维度通过师徒关系对 运动员追随力及其分维度产生正向影响;③ 在教练员立“势”行为及其分维度影响运动员追随力及其分 维度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中,前半部分(教练员立“势”行为与师徒关系)的路径受到了球队目标的调节。 研究揭示了教练员立“势”行为通过师徒关系影响运动员追随力的机制,为提高中国“三大球”本土教练 员领导力,有效进行团队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 39(3):104-118.
DOI: 10.15877/j.cnki.nsic.20250417.004
摘要:
延迟退休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关键举措。研究创新性地结合生命周期理论,结合 202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最新追访数据,深入实证检验了体育锻炼对劳动者延迟退 休意愿的显著积极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能显著增强延迟退休意愿,且这种效应呈现 剂量依赖性,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是实现此效果的最低阈值。机制分析揭示,体育锻炼通过延长主观预 期寿命,促使劳动者倾向于延迟退休以应对“养老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 者在延迟退休决策中更注重预期寿命这一长期因素,且随着预期“养老风险”的增加,体育锻炼对其延迟 退休意愿的促进作用增强。稳健性检验排除了劳动供给时间对体育锻炼时间的替代性干扰、逆向因果 问题的潜在干扰、特殊年份干扰以及多重锻炼强度参与带来的内生性干扰,充分论证了主体结论的稳健 性。研究从健康行为角度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拓展了体育行为在社会经济 领域的价值边界,为优化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与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了新的经济学依据。研究建 议继续推进未退休中老年人健身与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以优化其退休决策;继续加强中老年人科学健身 指导,以提升其锻炼水平;加大对体育锻炼在提升健康寿命等方面的科普宣传力度,以强化其主观认知; 持续普及体育场地设施,以降低其参与门槛,多方面夯实体育锻炼服务于延迟退休的实践价值。
2025, 39(3):119-128.
DOI: 10.15877/j.cnki.nsic.20250605.001
摘要:
目的:针对散打技术动作复杂,评分难度高的特点,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散打动作智能评分方 法,以提高比赛中动作识别与评分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5—2024年间发布于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 上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和全运会武术散打比赛视频,构建并标注了散打动作数 据集。在此基础上,结合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GCN)PoseSAGE模型,加入残差连 接,构建了改进模型PoseSAGERES,并开展了与 PoseGNN、PoseSAGE模型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PoseSAGERES模型在小规模数据集上实现了 73.76%的分类准确率,显著优于其他模型。一致性分析显 示,该方法与人工评判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体现出在散打动作智能评分中的应用潜力。研究证实了基 于人工智能的散打智能评分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残差链接机制在提升复杂动作识别准确率方面的促进 作用,为散打动作的自动化分析与智能评分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未来的研究将着力于扩展数据集 规模,丰富动作类别,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与泛化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