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研究

E-mail Alert

登录

注册

期刊社首页

2019年第2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社团法人实体化改革趋向 与推进的法治化路径研究
    王家宏 蔡朋龙
    2019, 2(6):1-4.
    [摘要](606) [HTML](0) [PDF 2.29 M](1450)
    摘要:
    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改革必须坚持“独立社团法人实体”的目标取向。构筑“政社”新型关系,需要将单项运动协会定位于均衡公序与私序的公共法人组织,并借由法人治理结构架构、国有资产分离与调配、权利义务的明晰 ,构建“权责明确、制衡有效、产权清晰、依法自治”的现代独立化法人自治组织。当前改革的实践,已进入攻坚阶段的抵触期,体制机制的增量改革已到临界点,需要通过制度的增量改革突破路径的“锁定”状态。法治是单项运动协会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破旧立新”的根本保障,推动当前单项运动协会社团法人实体化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需要法治的保障。基于“依法治体”与“体育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提出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社团法人实体化改革与发展的法治化进路。
    2  新时代江苏群众体育强省建设路径研究
    刘红建
    2019, 2(6):5-22.
    [摘要](574) [HTML](0) [PDF 1.12 M](801)
    摘要:
    体育强国建设离不开体育强省建设,群众体育是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维度。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两大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结合“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实践,探讨了新时代江苏群众体育强省建设的价值与内涵,梳理了江苏群众体育建设取得的成就与不足,阐释了江苏群众体育强省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江苏群众体育强省建设的具体路径:配套实施积极公民计划,着力提升公民运动与健康意识;兜底城乡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打造体育服务融合综合体;培育扶持社会体育组织,建成群众体育共建共享新格局;完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重点打造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以及提升群众体育服务能力,构建覆盖全人群指导监测体系。
    3  新时代体育人口强省建设的综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
    车冰清 朱传耿
    2019, 2(6):23-32.
    [摘要](466) [HTML](0) [PDF 1.75 M](916)
    摘要:
    体育人口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系统揭示省域单元体育人口发展的格局特征和短板,将有助于推进体育强国背景下体育强省建设。文中在界定体育人口强省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GIS空间可达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从规模、结构、质量和增速4个维度构建评价体育人口强省建设的指标体系,评价江苏体育人口发展的现状,基于此提出了新时代江苏体育人口强省建设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江苏13个地级市体育人口规模、结构、质量和增速存在较大区域差距,苏北地区多数指标发展较不充分;依据体育人口强县建设的综合水平可划分为4类区域:沿江地区是体育人口发展较优区域,苏北和沿海地区体育人口发展明显滞后;结合驱动体育人口强省建设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和文化水平、体制机制等主要动力要素,提出提升发展质量、优化结构、缩小分布差异、完善发展机制等新时代江苏体育人口强省建设的对策建议。
    4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产业强省建设的思考
    王凯
    2019, 2(6):33-39.
    [摘要](650) [HTML](0) [PDF 918.96 K](935)
    摘要:
    文中对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中的体育产业强省的内涵与构成进行了探索,体育产业的强包括产业规模、产业水平、产业结构、产业消费等维度。江苏体育产业发展表现出了“量质同升”的状态,在典型做法上注重政策探索,以政策引领体育产业快速发展;重视空间拓展,注重立体化产业空间的培育;实施跨域发展,提升体育发展能级。江苏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产业能级不高、高端产品不足、人才资源不力、融资渠道不宽等不足。基于相关理论与现实情况,提出江苏体育产业应丰富产业健康内涵,成为健康江苏新动能;提升产业幸福品质,成为幸福江苏新内容;强化产业轻优属性,成为经济强省新引擎;优化产业发展能级,成为体育强省新支撑。应明确发展目标,打造体育产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体育经济体系;实施重点人群重点培育,夯实体育产业消费基础;坚持内培与外引结合,完善体育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促进体育强省的达成。
    5  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 实践追求和价值旨归
    孙国友 桑飞鸣
    2019, 2(6):40-46.
    [摘要](622) [HTML](0) [PDF 971.21 K](856)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体育发展的重要讲话和论述,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体育思想。本文对新时代体育思想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充分认识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新时代体育思想。研究表明,新时代体育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以人民群众为逻辑起点,将美好生活作为实践追求,以人的发展为价值旨归。
    6  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编制报告
    王树明 曹杨
    2019, 2(6):47-56.
    [摘要](855) [HTML](0) [PDF 1.31 M](767)
    摘要:
    目的:针对现今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价工具存在的问题,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初步编制一个科学而有针对性的评价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方法:根据量表的内容框架,结合专家访谈和体育锻炼具体情境,经开放性测试和出声思维测试,形成了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初稿。抽取900多名被试进行问卷的预测试,再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量表。结果:(1)《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共由60项目组成,由人际关系、自我认知、适应能力、情绪体验、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六个分量表构成;(2)量表的克隆巴赫α信度系数总量表为0.944,分量表的信度系数都在0.75以上。量表的信度良好,结构与数据拟合较好,符合心理学测验要求。结论:《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共有六个分量表和60题项组成,量表具有可靠的信效度,是评价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的一个有效测量工具。
    7  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的社会效应 及提升策略研究
    刘宏亮
    2019, 2(6):57-63.
    [摘要](423) [HTML](0) [PDF 1.01 M](856)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分析了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发展历程,针对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的社会效应与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倡导了低碳出行的绿色生活理念、推动了区域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我国自行车运动水平的提高、提升了环太湖沿途城市的形象以及提供了商业营销的平台等社会效应。提出了依托地方政府成立专业办赛机构,着力打造品牌赛事,提升赛事影响力;建立“赛企”联姻有效机制,推进环太湖自行车赛事的市场开发;理顺供求关系,形塑自行车赛事稀缺资源,构建区域特色公共体育服务等新时代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三大提升策略。
    8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 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高贺 付志华 陈颇 赵恒 张铖 周良云
    2019, 2(6):64-70.
    [摘要](419) [HTML](0) [PDF 1.02 M](863)
    摘要:
    采用中国大陆东部、中西和西部三大经济区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Johanson面板协整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与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均未建立起来,三大经济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发展之间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在东西部经济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是服务业发展的长期原因,但在中部经济区,服务业发展则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的长期原因。从整体来看,虽然中国是一个体育用品制造和出口大国,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全球竞争力较弱,国际话语权仍非常有限,与国内服务业发展相比,三大经济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最后,从互补性视角提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9  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研究
    刘广飞 翟惠生 张文贤
    2019, 2(6):71-78.
    [摘要](575) [HTML](0) [PDF 1.08 M](849)
    摘要:
    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针对未上市体育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是体育产业领域投融资体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鲜产物。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理论、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时间尚短,相关立法和运作环境不成熟,与国内其他行业的产业投资基金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运作与改革应主要围绕健全法律体系、拓宽资金渠道、给与税收优惠、培养职业人才和完善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
    10  反兴奋剂公共利益的学理探析及启示
    李睿智 郭树理
    2019, 2(6):79-87.
    [摘要](801) [HTML](0) [PDF 1.22 M](737)
    摘要:
    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体育蓬勃发展,国际和国内层面的反兴奋剂斗争从未停下迈向协调和统一的脚步。与此同时,反兴奋剂的公共利益属性也逐步获得广泛认同,但关于这一主题的学理思考依然缺位。以兴奋剂的危害性为逻辑起点,结合公共利益含义和特点的相关理论进行考察,能够对反兴奋剂公共利益形成更为全面和立体的认识。基于全球公民社会理论,可以认为反兴奋剂公共利益是一种全球公共利益。反兴奋剂是公私合作关系在体育语境下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应当予以坚持,通过优势互补推动反兴奋剂斗争的发展。因我国体育协会性质特殊,为更好地推动反兴奋剂斗争的前进与体育行业的发展,我国应当尽快建立仲裁机制。
    11  中国武术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与时代变迁
    马文友
    2019, 2(6):88-94.
    [摘要](478) [HTML](0) [PDF 1.55 M](682)
    摘要:
    武术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武术审美文化的从无到有,研究它能够对武术学科的构建起到支撑作用。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及考古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武术审美意识的萌芽、形成、独立以及时代变迁进行史学维度的研究。研究认为:新石器中后期,为了安全自卫和生存需要而练就的搏击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理欲望的满足,让人们渐渐有了审美意识的萌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受“经史子集”的洗礼和熏染,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文化之物”,有力地促进了武术审美意识的形成;秦汉两朝,武舞的常态化和多样化带动了审美意识的快速发展;宋明以降,武术套路的虚拟化和程式化使得武术审美意识走向了成熟与独立;近现代,由民间武艺逐渐向体育过渡,增强了人们对其竞技性的审美需求;而在今天,以“读图”为主的视觉文化时代,武术的艺术化趋势又彰显其审美意识显著地发生了时代变迁。
    版权所有:《体育学研究》编辑部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地  址:南京市孝陵卫灵谷寺路8号   邮政编码:210014
    电子邮件:ntxuebao@vip.163.com
    电  话:025-84755175